肛裂的临床表现:
一、疼痛:病人排粪时,肛门部周期性疼痛,是肛裂的主要特征。当有便意时,肛门舒张,疼痛开始。排便时,粪便冲击裂口,立刻感觉肛门内灼痛或刀割样疼痛,称为便痛。排便后数分钟至 10 分钟,疼痛停止或减轻。这个时期,称为疼痛间歇期。然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,病人又感觉剧烈疼痛。疼痛的程度,随着肛裂的大小和深浅的不同,而有轻有重。这一期间的疼痛,常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,使病人坐卧不安,十分痛苦。当括约肌因痉挛而疲乏时,疼痛才逐渐停止。这是疼痛的一个周期。以后又因排粪或因喷嚏、咳嗽、排尿等,都能引起周期性疼痛反复发作 。
二、出血:病人平时在排便时,有几滴鲜血流出,或在粪便上有几条血丝,或染红便纸,有时与粘液混在一起。出血的多少,与肛裂的大小和深浅有关,裂口越大、越深,出血越多。
三、便秘:病人因害怕排便时发生疼痛而不敢排便,因此常引起便秘;由于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四、搔痒:病人多因分泌物自肛门流出,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引起肛门搔痒,或并发肛周皮肤皲裂。
肛裂的临床诊断
详细询问病人的发病经过,了解有无周期性的疼痛。在视诊中,可发现肛门缘有裂痔,但急性肛裂可无裂痔,用二拇指将肛门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,可见裂口的下端,如用探针轻触裂口的部位,即可引起疼痛。指检可发现,因括约肌痉挛,肛门收缩甚紧,如用力插入,也会引起剧痛。因此,如本病已确诊,就不必再作直肠指诊,或肛门电子肛门镜常规检查,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。必要时,可用棉签浸麻醉( 1 %地卡因)放于肛管局部作表面麻醉 5 分钟后,再作检查。这时可摸到肛门裂口,急性肛裂多边高、底浅,有弹性,触之敏感;慢性肛裂则边硬、底深,无弹性。用肛门电子肛门镜检查,可见椭圆形或梭形溃疡,急性肛裂则边缘整齐,底红色,慢性肛裂则边缘不齐,底深,灰白色。结核性溃疡、肛门皮肤皲裂,上皮等均与肛裂相似,宜按其各自特性鉴别清楚。
1. 肛门结核:溃疡形态不规则,边缘潜行,疼痛轻,无赘皮外痔(裂痔);在病理切片中,可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病灶。
2. 肛门皮肤皲裂:多由肛门瘙痒症、肛门湿疹等继发引起,裂口表浅而短,不到肛管,疼痛轻而出血少,搔痒较重,无溃疡、赘皮外痔和乳头肥大等并发症。
3. 肛门皮肤:溃疡形态不规则,表面凹凸不平,边缘隆起,质硬,并有奇臭味和持续疼痛;在病理切片中,可见细胞。